亚洲伊人成,五月婷婷丁香久久,久久天天操,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视频,日本高清不卡视频,欧美视频第一区

 新聞頻道 > 開封 > 正文

開封市破獲網絡特大傳銷案 投入近七萬兩年能賺千萬元

2014-11-28 10:59 來源:大河網—河南法制報

  今年7月份,許昌市工商部門已與當地公安聯合破獲一起特大“1040陽光工程”傳銷案,當時抓獲傳銷頭目36人,凍結賬戶資金220余萬元。近日,開封市工商局與公安機關合作,再次成功破獲一起“1040陽光工程”特大傳銷案件,抓獲傳銷骨干分子46名。近年來,隨著打擊力度的增大,傳銷出現騙取“入門費”、假借“電子商務”等很多新“變種”,欺騙性和隱蔽性增強,對此,工商部門提醒群眾要格外注意。

  我省工商部門再破“1040陽光工程”傳銷大案,抓獲傳銷骨干分子46名,刑拘6人

  □記者王建芳

  11月27日,省工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開封市工商局與公安局經過7個多月的調查取證,成功破獲以江蘇籍穆某、李某為首的從事“1040陽光工程”特大傳銷案件,抓獲傳銷骨干分子46名,遣散一般傳銷人員300多名,其中6名涉嫌從事組織領導傳銷的頭目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宣稱只要投入6.98萬元兩年能賺1040萬元

  2014年4月21日,有群眾舉報,稱江蘇省連云港籍穆某、李某在開封市設立銀行賬戶并從事非法傳銷活動,當地有不少群眾已經加入。

  民警經初步調查得知,穆某、李某今年以來從外省流竄到開封市從事傳銷活動,該組織采取“五級三階制”模式,按其業績發展情況,從高到低將傳銷人員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以虛擬的份額作為“產品”,通過廣泛發展下線人員購買份額建立起上下線關系,規定所有參加者購買第一份為3800元作為加盟費,一人最多可出資6.98萬元購買21份,并最多可發展3名下線。

  據舉報者反映,這些傳銷人員通過下線人員不斷拉人頭購買份額提高業績,從中騙取巨額非法利益并得以晉升成為最高級別傳銷人員。他們會承諾投資3800元賺381萬元,投資6.98萬元在1年至2年就可獲得1040萬元,并自稱該活動為國家暗中支持的“1040陽光工程”,短短時間內僅開封地區就有300多名群眾加入該組織,而全國的涉入群眾估計超過1000名。 46名“1040陽光工程”傳銷骨干分子被抓獲

  了解這個情況后,開封市打擊傳銷辦公室非常重視,專門制訂專項集中整治行動方案,要求集中精力查處“1040陽光工程”傳銷違法行為。當地工商部門對4月21日受理的涉及穆某、李某的傳銷線索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調閱篩選了涉嫌傳銷人員大量資金鏈信息,在確定其涉嫌傳銷行為證據后,查扣凍結涉嫌傳銷組織銀行賬戶資金102萬元,并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11月20日,在開封市打擊傳銷辦公室的統一指揮下,公安機關、工商部門聯合出動人員200余名在開封、江蘇省連云港、安徽省徐州等多地同時行動,搗毀37個傳銷窩點,抓獲和控制傳銷組織骨干分子穆某、李某、孫某、劉某等46人,教育遣散一般傳銷人員300余人,一舉徹底摧毀了這一傳銷組織。

  據了解,此案是開封市近年來破獲規模最大的一起“1040陽光工程”傳銷案件。 發布會還指出,今年以來,我省工商、公安機關在開展打擊傳銷集中行動中,廣泛開展“創建無傳銷社區(村)活動”和“創建無傳銷城市活動”,加大打擊傳銷宣傳力度,打擊傳銷工作取得實效。截至10月底,全省共搗毀傳銷窩點120個,教育遣返傳銷人員658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72人。

  這其中比較典型的案例有:2014年7月1日,許昌市工商局、公安局聯合專案組采取收網行動,一舉搗毀傳銷人員涉及河南、安徽、湖南、湖北、陜西、江蘇等6個省市,涉案金額4000余萬元的特大“1040陽光工程”傳銷案,抓獲涉嫌傳銷組織頭目36人,其中已刑拘35人,依法凍結涉案資金220余萬元。 今年我省共搗毀傳銷窩點120個

  傳銷活動呈現新特點

  群眾需警惕“交納入門費”及“電子商務”式傳銷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工商、公安部門打擊力度的增大,傳銷組織也改變以往的發展方式,呈現出許多新特點。

  省工商局副局長陶洪臻介紹,當前傳銷活動出現“變種”,并呈現出許多新特點:拉人頭式聚集型傳銷仍是傳銷主要形式,網絡傳銷呈快速上升趨勢;傳銷手段欺騙性、隱蔽性更強,組織更嚴密、精神控制更深,且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地區制定不同策略。

  第一種“變種”是騙取“入門費”式的傳銷。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如2013年濮陽市公安局建設分局破獲的“給利網”網絡傳銷案。該傳銷團伙要求會員必須先在“給利網”注冊,最低入會費是500元,每發展增加25個會員就可以得到100元的返現,從而吸引會員不停地發展下線,大量購買其虛擬的電子股票,達到不斷賺錢的目的。

  第二種“變種”則是以“電子商務”旗號的網絡傳銷。組織者或經營者打著“電子商務”、“網絡直銷”、“網絡營銷”、“網上學習培訓”、“點擊廣告即可獲利”等名義,利用互聯網進行傳銷活動。這些傳銷組織利用銀聯系統和網上支付平臺計算發放報酬,迅速聚斂和轉移涉案資金,甚至將銀行賬號和服務器設在境外,以逃避執法部門的打擊。如駐馬店市工商局查處的“江西精彩生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特大網絡傳銷案”,就是以“太平洋直購官方網”為平臺,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蠱惑會員通過交納最低7000元“誠信消費保證金”加入該購物網站,并為獲得保證金的返還和更大比例的虛擬貨幣返利,再繼續發展新的人員加入。

  陶洪臻說,任憑傳銷形式千變萬化,群眾只要把握一點——不以買賣商品價值為目的的商業活動都是不正常的。那些只要交錢即可加入并要求“拉人頭”、抽提成的組織,都有可能涉嫌傳銷。對此,群眾要高度警惕,并及時向工商或公安部門進行舉報。

責編:劉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