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生態公益林2250萬畝 生態效益達736.33億
記者從8月9日在焦作召開的全省生態公益林管理現場會上了解到,全省納入中央和省兩級財政補償的公益林面積已達2250萬畝。據首次對全省生態公益林進行的涵養水源、固碳釋氧等六項主要服務功能的物質量及價值量監測估算,全省公益林服務功能年生態效益可達736.33億元。
我國的森林分為商品林和公益林兩大類。所謂公益林,包括提供公益性、社會性產品或服務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其主體功能是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森林法》里劃分的五大林種中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均屬于公益林。
當前,全省納入中央和省兩級財政補償的公益林面積為2250萬畝,共涉及16個省轄市、5個省直管試點縣、81個縣級實施單位(包括縣、市、區和省轄市直屬的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或森林公園),年度補償基金總額超過2億元。
隨著林業生態省建設步伐加快,雖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全省依然面臨著森林資源總量不足、生態建設任務艱巨等問題。統計顯示,全國首批國家級公益林15.78億畝,約占全國林業用地總面積的35%,而其中我省被認定的國家級公益林面積1891.12萬畝,約占全省林業用地總面積的25.1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記者 杜君 實習生 李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