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縣干部深入全縣 對癥施治促后進村轉化升級
河南日報訊 (記者楊玉璞 通訊員常順卿 任見欣) 陽春三月,和風送暖,宜陽縣80名縣直副科級干部深入全縣20個后進村與群眾促膝交談,查找村子落后原因,制訂轉化升級方案。該縣第二批后進村集中治理工作由此全面展開。
后進村治理轉化一直是宜陽縣推進“三化”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該縣通過調查認為,如果后進村發展步伐緩慢,勢必影響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基于此,該縣去年以來積極創新載體,逐步完善措施,大力幫扶發展不快的“慢村”、信訪告狀多的“亂村”和班子戰斗力不強的“散村”轉化升級。去年3月初,該縣第一批抽調100名縣鄉副科級干部進駐30個后進村進行集中整治,幫助改變后進面貌。
首先,依照《后進村整頓工作“總路線圖”》,縣鄉干部根據村情按照路線圖開展工作。其次,所在鄉鎮的黨委書記擔任后進村第一支部書記,通過縣鄉下派駐村干部掛職和從“雙強”黨員、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優秀青年中篩選培養后備村干部等辦法,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再次,縣委組織部設立后進村整頓工作經費專戶,籌措資金410萬元,解決后進村無錢辦事難題。與此同時,落實“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村干部“十不準”、村財鄉管等村級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第一批后進村整治過程中,縣直單位發揮優勢積極參與,以“農業科技幫后進”“醫療衛生惠群眾”為內容的“暖民心”活動,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27期,惠及群眾7萬余人次;以“打黑除惡掃痞專項整治月”、“信訪問題集中化解月”為內容的“順民氣”活動,打擊了一批黑惡勢力,解決信訪積案23起;以“村容村貌整治月”、“民生項目集中建設月”為內容的“解民憂”活動,解決后進村上學、行路、就醫、吃水等困難,并上馬4個百萬元以上項目,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發展的希望。
經過治理,第一批30個后進村恢復元氣,生機勃勃。
日前,記者專程進行了探訪。發展慢村香鹿山鎮官莊村去年組織村民發展建材加工、建筑服務和進廠打工,人均年收入迅速增加;蓮莊鎮澗河村過去矛盾重重,一直沒有村委班子,去年村委配齊班子后,工作紅紅火火: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起了花卉苗木基地,村學校建設已經啟動;高村鄉鐵爐村多年沒有領導班子,兩名鄉干部到該村掛職后,挨家挨戶做工作,曉利害,健全了村兩委班子,半年后,工作走在全鄉前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