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6日 08:24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教師節將至,家長們又陷入送禮與否的糾結中。如果不送禮,孩子會被“穿小鞋”或“吃小灶”嗎?而對于家長送禮的各種“熱情”,其實不少老師也在為此各種糾結。昨日,鄭州市一所熱點小學的老師給記者發來一封信,呼吁教師節家長們不要送禮:“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收了禮,老師就矮半截了。我只想教好每一個孩子,家長們放過老師吧?!薄鯑|方今報記者 趙媛 高冬麗
一名老師關于節日送禮的獨白
又快到教師節了,不少人都在議論送禮的事,我覺得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開始了。
家長送的禮,收還是不收?其實我也很清楚,家長們送禮就是為了讓多照顧他家孩子。別看他們都是笑嘻嘻來送禮,其實沒幾個是心甘情愿的。也許,背后他們不知道罵我多少次。
家長送禮糾結,其實老師也很糾結。如果直接拒絕,怕傷了家長的面子。如果不拒絕,我壓力會很大,因為我給不了他孩子相應的回報。
這些禮都是燙手的,拿了人家東西,就要辦事。有個家長曾給我送過一張購物券,說是孩子視力不好,讓多照顧。其實,平時調座位,我們都是兼顧學生個頭與視力,可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收了禮老師就矮半截了,啥事情都要考慮人家孩子。而家長們送了禮,不合理的要求也越提越多,我還沒辦法拒絕。
我是一名老師,我想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無論家境如何,父母背景怎么樣。家長們,你們送的禮,我也富不起來,你們不送,我也窮不到哪。家長們放過老師吧,如果你們真的為孩子好,就多關心一下孩子,配合老師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要再把社會上扭曲的事情傳授給孩子了,大家都簡單一點多好。
【家長】 從月餅到購物卡 送禮從幾元至上百元不等
教師節前,不少家長開始為給老師送不送禮糾結。
賈女士的女兒剛上一年級,她已經早早給老師準備好了過節禮品——一張購物卡。
“孩子班里80多個孩子,老師一學期都認不全,送個禮給老師加深下印象。”賈女士說,老師收了禮,應該會多花些心思在自己孩子身上。
除了像賈女士這樣主動“出擊”的,還有不少家長是“被動”送禮。魯先生的女兒正上五年級,這幾天一直吵著讓他給老師買盒進口巧克力。
“之前我一直堅持不給老師送禮,可女兒有天回家哭著說,在學校受委屈了?!濒斚壬鸁o奈地說,女兒原先坐在第二排,后來老師給她調到了第五排。頂替她坐前面的孩子,據說家長給老師送了張加油卡,“還是隨大流吧”。
記者了解發現,和魯先生一樣,盡管不少家長對于教師節 “送禮”一事反感,卻不得不這樣做。一些家長坦言,就是擔心別的家長都送禮了,自己沒有送,老師會給孩子 “穿小鞋”。
據記者多年的觀察,教師節送老師的禮物可謂“五花八門”,價格也從幾元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有家長送鮮花、巧克力、杯子等小禮物,還有家長會給老師送購物卡、超市券、美容卡、健身卡、化妝品、精裝圖書等。教師節過后還有中秋節,不少家長給老師準備了月餅。
【調查】 四成家長會送禮 希望“孩子獲得關照”
送禮還是不送禮?這是個問題。昨日,@央視新聞在微博上發起了調查,截至記者發稿時,共有789人參與了調查。結果顯示,有四成家長選擇在教師節給老師送禮,希望“孩子獲得關照”。
其中,15.8%的調查者選擇“送,孩子‘穿小鞋’還是‘開小灶’就看它了”;23.4%的調查者選擇“送,只是為了感謝老師”;還有60.7%的調查者選擇“不送,這樣做師生關系變了味,惡化社會風氣?!?/p>
另據記者調查,準備送禮的家長中,隨著年級的增長,送禮的比例也逐步減少。幼兒園比例最高,小學次之,而中學和大學相對來說就很少。
【學?!?多校明令教師節不收禮 老師不要禮物要“真心”
早在2004年,鄭州市就公布了《鄭州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十項規范》和《鄭州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十條懲戒》,明確要求,向學生及家長索要和收受錢物等都屬于違規行為。教育部日前也發出通知要求,節儉過教師節。
鄭州市不少中小學明確表示,“教師不以任何形式收受學生的禮物”。此外,還有不少學校用短信、班會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勸導,“不要給教師送禮物?!?/p>
二七區春暉小學老師常帥說,幾年前他們學校就利用開班會等形式向學生傳達教師節不要給老師送禮,如果學生真的要感謝師恩,可以送些自己制作的小手工等。
“學生們知道感恩,我們不能給他們潑冷水,其實老師看重的不是禮物,而是孩子們的真心?!背浾f,現在每逢教師節,學生們都會給老師送一枝花、一張自己做的賀卡或小手工藝品,一般老師會收下。
他記得很清楚,有一年教師節,有個班20多個男生偷偷幫全校老師把電動車擦了一遍,并說這是為了感謝老師的辛苦培育。“當時,我們都很感動,這樣的謝師恩要比購物券、月餅卡更有意義?!背浾f。
■ 意見PK
“人在江湖 不得不送”?
【贊成派】
@小馭兒:可以送,絕不比闊!可以送,不帶私心!可以送,但求真心感恩!希望家長如此初心,我們師者也心存良心,當年為人師表,禮儀儒雅遂將復返!
@楊子評:不送禮的孩子,那是一定不會照顧的;想要摧毀某個孩子的心理,不搭理他就是,三次打招呼都不理他,他一輩子都會有陰影;想懲治哪個孩子簡單,當眾狠狠地訓他一頓就能讓他自閉。作為一名家長,當你看到這段話時,你是送OR不送?人在江湖,不得不送??!
【反對派】
@萱她媽咪:這兩天還和老公探討要不要送禮的事,我是持遲疑態度,老公說要送,實際上心虛得很,這才剛入托還不到一個月啊,一個班三個老師,要送都得送,這還讓人活不,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真讓人心寒!
@陸曉珺:我之前就是一名幼師,我最想收到的并不是什么貴重的禮物,而是孩子們的心意。一張親手制作的卡片或者他們的才藝表演,甚至一個親吻,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值得懷念的教師節禮物。嘿嘿,他們親手制作的卡片還全收藏在家里呢。
■ 專家聲音
“尊師應該重情不重禮。與禮物相比,老師們還是最看重孩子的努力程度及通過努力取得的成績。只要學生積極上進,不管是否送禮,老師都會喜歡。”
——鄭州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咨詢師王海勇
“如果一定要對老師表達心意,最好恢復傳統的做法,如親手給老師畫張卡片、做個小手工藝品等?!?/p>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王瑤
■ 他山之石
美國:
5美元以上禮品得退回
按美國學校的規章制度,老師不能接受家長或者學生請吃飯。一旦被抓到,老師很可能就被辭退。吃了家長的飯,很可能影響老師判斷,出現偏袒。按照美國的規定,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價值不得超過5美元,超過5美元的話老師得退回給學生。
韓國:
教師收紅包會被開除
在韓國, 政府不得不明令禁止教師在教師節收禮,老師收紅包會被開除。據稱,甚至有便衣人員到校園,打開教師的書包或汽車后備廂進行突擊檢查。
新加坡:
5新幣以上禮物上交政府
在新加坡,老師一旦收到價值超過5新幣的禮物,都會上交政府。老師屬于公務員,按規定貴重禮物都要上交。為了不讓學生和家長送貴重禮物,教師節來臨前,新加坡校方會給學生和家長寄信,不鼓勵學生和家長為老師花錢買禮物,希望學生親手繪制卡片表達尊師之情。
日本:
老師每天都在過教師節
日本沒有教師節,日本中小學教師職業被視作“圣職”,教師被稱為“先生”,與議員齊名。
早在1951年,日本教職員組合制定了《教師倫理綱領》,用以指導日本教師的道德行為。日本教師本身比較廉潔,雖然日本人比較喜歡送禮物,但在教師行業里送禮物送錢的現象是非常少的。
■ 短評
送出一份厚禮
失掉一份相互尊重
“人在江湖,不得不送”,這句話的流行折射出家長對手握教育資源者的畏懼心理,也不外乎希望通過“送禮”使孩子得到特殊照顧的功利主義思想,但對多數老師而言,最希望收到的禮物卻是“孩子的微笑和進步”,送禮清單讓單純的師生關系演變成赤裸裸的交易,其中的信息不對稱也令人沉思。
每個人都是“大環境”的促成者,一方面教師拒開“后門”,不讓送禮者有可乘之機,另一方面,家長也需摒棄“大環境使然”的心理,用“心意”表達感恩之情,點到為止。
尊師重道重在平時,而非教師節時的“突擊表達”,古時程門立雪的典故,源自學子對為師者發自內心的尊重,一言不發卻足以流傳千古。如果教師節成了“送禮節”,送出一份厚禮,卻失掉一份相互間的尊重,對教師和家長而言,不啻為一場“雙輸”的交易。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