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0 09:52:00 來源:鳳凰網時尚綜合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網售化妝品80%是假貨你是否有受騙經歷?
業內爆料:目前網上銷售的化妝品80%都是假貨
“三折的蘭蔻,四折的雅詩蘭黛”……這些與專柜相比極具誘惑的價格,助推化妝品進入線上消費高潮期,一批匯聚多個國外一線品牌的化妝品垂直B2C如聚美等紛紛涌現。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化妝品網購交易額占化妝品零售總額的21.9%左右。化妝品行業協會公布的2012年國內化妝品零售額為1000億元,如果按21.9%的占比來看,網購銷售額應該在219億元左右。但艾瑞發布的2012年網購化妝品全年銷售額為576.6億元,那么多余的357.6億元網絡銷售的化妝品從何而來?
麗人麗妝CEO黃韜對記者直言:“多數是假的,目前網上銷售的化妝品80%都是假貨。”
業內解讀:一線品牌幾乎不會出現3—4折的產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化妝品專柜最大的折扣通常在7折左右,最低達到6.5折,像一線雅詩蘭黛幾乎不會出現3—4折的產品,但是在國內一些化妝品網站經常可以看到國外一線品牌產品售價達到4折。
假貨分析:多種渠道售賣假貨
一方面是前景無限好,另一方面是假貨猖獗不斷傷害消費者。電子商務觀察專家魯振旺表示,在化妝品、鞋、奢侈品領域,中國的垂直電商存在很嚴重的賣假貨行為。電商們究竟編造了哪些謊言誘使消費者一步步地走進消費陷阱?
麗人麗妝CEO黃韜告訴記者,化妝品假貨在幾個渠道都有可能滲透。
第一種是代理商躥貨。
有些中小品牌的經銷商完不成任務,但又想達到業績拿返點,就會把一些貨拿出來,低價賣給網絡渠道。由于代理本身是個封閉體系,產品量有限,為了維持這個穩定的下線,代理商沒貨時就提供假貨,維持常態供應。為了拿到低價貨的網站有時也很無辜,因為他們有時也搞不清拿到的是真貨還是假貨。
第二種是打著走私水貨的名義賣假貨。
按照規定,進口產品必須要有中文標簽,比如注明產地、生產日期、進口商或經銷商,但這類產品的標注都是英文,沒有CIQ(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標簽。原本水貨是指,沒有通過繳關稅的方式進入境內、價格便宜的真貨。但是現在水貨早已成了假貨的代名詞。自從2012年海關發布嚴查走私貨的政策后,走私化妝品很難進入中國內地。現在廣州、深圳、東莞冒出很多代工廠,生產所謂的高仿產品,實際上就是盡量在瓶子等外包裝上仿造真品。
第三種是打著臨期產品的名義賣假貨。
當產品保質期接近六個月時,商家一般就會開始進行折價銷售。這種產品可以直接從代理商或專柜獲取,但這樣的機遇可遇不可求,據業內人士透露,很多商家以這種由頭售賣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