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3 09: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上周市場沖高回落,滬指重回2300點關口。從股指形態來看,滬指周線五連陽的反彈趨勢較為穩固,如果考慮熱點轉換的頻率,短期市場的調整風險需要有所化解。6月初陸續公布的宏觀數據加大了市場環境的不確定因素,投資者觀望情緒將會升溫。預計本周初滬指仍有回探5周均線的要求,操作上,短線防御性策略需要加強。
安信證券投資顧問張德良指出,近期A股可能有一次“洗澡”式調整,但調整幅度不會太大。“主要是A股內部估值差異太大,大盤股和中小盤股估值相差好幾倍;同時,市場依然會在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之間進行博弈。”
申銀萬國分析師魏道科表示,上周A股最高上行至2334點回調,初步顯示該頸線位的壓力。只要30日均線尚能守住,反彈行情可延續。即使上周五滬深股指都下跌,但也有17只股票漲停,題材股依然是近期關注的重點。在操作中,暫可淡化指數,適當關注題材股行情。
從技術上來看,大盤在K線形態和技術指標上保持了良好的態勢。在周線級別上,KDJ指標繼續上攻,各線數據仍在安全區域之內,并沒有超買。MACD指標中,綠柱逐步縮短并有翻紅的跡象,DIF在零軸之上有向上金叉DEA的趨勢。從均線系統上上來看,股指雖然沖高回落,但是仍在20周線上運行。5周線保持了良好的上攻態勢。這些都有助于市場在未來的一周繼續上攻。
操作層面,短期首先要注意規避漲幅過高的股票獲利回吐風險,特別是小盤股的風險;其次,在參與題材性股票的炒作時要注意加快節奏,快進快出;三是,要注意把握調整充分類股票的機會,特別是那些業績穩定,中報業績有良好預期的公司;四是,在大盤指標股中繼續關注房地產股,目前看除了地產板塊外,其他指標股的市場認同度都很有限。五是,在經過高成長股票的大幅炒作后,市場熱點有可能向低市盈率、安全邊際高的業績有穩定預期類股轉換。
機構觀點
財通證券:反彈趨勢未變短線壓力需化解
上周大盤震蕩上行,周K線收出五連陽,但隨著股指進入上檔套牢區域,空頭阻擊力量開始增強。由于滬綜指日K線在2161-2240點之間形成了雙底形態,量度升幅高點為2339點,隨著該高點已兵臨城下,大盤在進入上檔強阻力區后出現震蕩的概率大增。
技術面,在之前三連月陰K線之后,紅五月確立了月陽K線的反攻,6月將面臨向上攻關無功而返的可能。從形態上看,大盤目前形成了小雙底,即以4月16日2165低點、5月2日2161低點為雙底,頸線位2250點,如按此技術量度計算反彈高點為2339點。而2444高點-2161低點下跌浪的0.618黃金分割反彈位為2336點,而繼續往上將面臨今年一季度反彈高點的套牢區域,因此反彈進入了上檔壓力區。從波浪理論來看,始于2161點的這一輪反彈已步入大C浪的反攻過程中,非典型的雙頭形態的壓力仍制約著反攻的高度。
“推轉型”是決策層的核心政策,因此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政策需求、具有產業升級潛力的企業,將繼續成為主流資金戰略性鎖定的品種,體現出“新型城鎮化+科技創新+美麗中國”三大主題,因此消費成長值得中長期關注。
國元證券:結構化行情延續個股補漲亦有分化
近期市場依然延續著結構化的行情,因此,接下來的行情是強者恒強還是風格轉換是此次談論的焦點,不論結果如何,由板塊分化導致的震蕩必將愈演愈烈。
首先,權重股低估值優勢明顯,是支撐市場不會深度下跌的中流砥柱。雖然中小板和創業板相對于主板的估值溢價已經處于過去3年的頂部區域。從相關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成長股對應藍籌股的市盈率溢價頂部區間為2-2.5倍,目前滬深300的TTM市盈率為11倍,中小板為25倍,創業板為47倍,溢價風險逐步顯現。這樣可能會導致震蕩和反復震蕩的加劇出現,而正是由于低估值權重股的群體也捍衛了市場不會出現深度整理的格局。
不過當前消費/周期、成長/周期相對PB分別為1.75、2.04,較近五年相對歷史均值各高9.4%、33.3%。從不同市場風格的相對PE估值曲線走勢來看,當前消費股相對周期股仍有一定的潛在超額收益空間,而成長股相對周期股PE雖已高出歷史均值,但當前在宏觀經濟疲軟、周期股難有作為下,漲幅較小的個股存在補漲機會,而板塊整體震蕩與分化將明顯加劇。這點必須要有著高度的警惕和深度研究才行。
西部證券:反攻進入上檔強阻力區
上周末消息面公布5月份PMI為50.8%,連續8個月保持在50%以上,并創2個月新高。數據并未揭示經濟平穩運行總體趨勢有何變化,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氛圍拖累下,國內經濟增長動力依然呈現疲態,關注6月初陸續公布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的實際情況。還有一點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近期外圍市場寬幅震蕩加大國內A股開盤震幅,上周五美股大幅收低,金價、油價重挫,全球經濟疲弱對于周期性行業拖累更甚。綜合作用下,本周基本面環境的不確定因素有所加大,權重板塊的有效企穩缺乏經濟增長動力的推動,對嘗試風格轉換的市場調整并不十分有利。
結合盤面特征觀察,量能小幅萎縮和熱點循環的停滯對指數上行形成拖累。以滬市為例,近兩個交易周滬市日均成交分別為1120.47億元、1077.67億元,伴隨股指反彈新高的出現,成交量方面出現一定程度的遞減,而這種情況也同樣出現在中小板綜指和創業板綜指上,反彈不放量無疑表明多空分歧的進一步加大,這也會加大指數上行的難度。另一方面,市場風格的有效轉換難以展開,政策紅利預期的主題投資是5月結構性反彈的重點,雖然從上周初滬指攻克2300點關口的表現來看,金融股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但從資金流向觀察,券商信托、銀行資金凈流入分別為5.33億元、3.87億元,而保險、房地產板塊資金凈流出4.17億元和4.66億元,缺乏持續有效的資金流入,使上述主流權重較難嘗試風格轉換。進入本周,中小市值品種中成長性個股還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挖掘藍籌股低估值潛力要等待未來中報行情的帶動,熱點暫時性“斷檔”的時間期,股指在本周進行回抽整固概率較大。
觀察技術特征,滬指日K線呈現明顯的沖高回落跡象,5日、10均線逐步收斂的跡象,說明短期市場震蕩整理的要求不斷加大。周線形態五連陽奠定反彈趨勢的穩定,但量能的相對縮減相應抑制反彈速率的抬升,股指也有回撤5周K線2248點的必要。因此,本周市場將會呈現反彈趨勢尚在,短線壓力需化解的整固形態。操作策略方面,整體持倉比重不宜超過六成,已有的個股品種需要借助市場震蕩時機進行調配,對手中持有的中小板滯漲個股以鎖定當期利潤為主,相應加大持倉配比中成長藍籌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