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成,五月婷婷丁香久久,久久天天操,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视频,日本高清不卡视频,欧美视频第一区

手機映象網 導航 - 收藏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教育 旅游 圖庫 社區
>> 返回映象網首頁
銀保亂象:保險公司駐銀行網點銷售猖獗

2013-07-19 08:27: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 銀保新規同時也肅清了曾經野蠻生長的混亂市場,規范了行業發展,然而,保險公司對于銀行渠道的依賴、對于規模保費急速擴張的需求以及銀行對于中間業務收入的渴望并未改變,在各種利益的共同驅動下,銀保渠道亂象又死灰復燃 ]

  自銀保系列新規推出至今已兩年有余,相關條款的巨大震懾力橫掃各險企,在宏觀經濟的共同作用下,銀保渠道的保費收入連續2年增長乏力。

  由于銀保收入占據了壽險業全部保費收入的一半以上,銀保渠道的萎縮必然將業績拉下水,以至于在這2年里,壽險公司的負責人只要站出來談及保費收入下滑的原因,開場的理由就是:銀保新規帶來的沖擊。

  銀保新規同時也肅清了曾經野蠻生長的混亂市場,規范了行業發展,然而,保險公司對于銀行渠道的依賴、對于規模保費急速擴張的需求以及銀行對于中間業務收入的渴望并未改變,在各種利益的共同驅動下,銀保渠道亂象又死灰復燃。

  駐點銷售普遍

  早在2010年11月,銀監會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其重點內容是:商業銀行不得允許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改由具有資質的銀行銷售人員統一銷售;商業銀行每個網點原則上只能與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開展合作。

  2011年3月,保監會、銀監會又聯合發布了《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監管指引》,再次強調商業銀行不得允許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

  然而,銀保新規推行2年以來,在保費規模的壓力之下,銀保渠道膨脹高峰期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又開始死灰復燃。

  “2012年11月30日,我到工商銀行去咨詢短期理財產品,卻被理財室一位工作人員游說買了銀保儲蓄,今年7月份再去銀行找他時,卻被告知他是泰康人壽(微博)的員工,此前一直被誤導為工商銀行的人。”

  “2012年1月2日,我母親到建行存款,被銀行的工作人員忽悠買了保險。”

  “本來我是要在銀行存2年定期的,銀行里一名工作人員推薦我存3年可以送一份保險,利息和分紅更高,當時我以為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存款也是直接存到銀行,不知道這錢是買保險的,工作人員也不解釋清楚。”

  在國內某保險網站上,近一段時間類似于這樣的投訴比比皆是,絕大部分集中在銀保渠道的銷售誤導上。

  另外,近日《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走訪廣深兩地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駐點銷售已相當常見。

  在深圳一建設銀行網點,當本報記者提出購買保險產品時,就被引薦給理財室內一名工作人員,而該工作人員佩戴的工牌明顯與建行工作人員的工牌不同,工牌上顯示的是太平洋保險的LOGO。

  但他并不承認自己是保險公司的員工,僅表示是銀行銀保渠道的銷售人員,同時,該理財室內的銀行客戶經理則進進出出,顯得十分繁忙。

  在廣州一建設銀行網點,一位恒安標準人壽的員工大方承認自己就是銀行駐點銷售人員,“如果是銀行客戶經理來銷售的話,一來他很忙,沒有那么多時間,另一方面也不如保險公司專業,沒有辦法給客戶做更好的解釋。”他對本報記者說。

  他同時告訴本報記者,由于公司沒有那么多人手,所以僅選擇了幾家網點駐點銷售,“我們是按照完成銷售筆數來考核的,每個月要完成3筆期交產品的銷售任務,3筆下來保費大概6萬元,躉交的不算在內”。

  事實上,恒安標準人壽也嚴重依賴于銀保渠道,其2012年年報顯示:年內銀行郵政代理渠道保費收入約8.32億元,同比增長了1.05倍,占整個保費收入的半壁江山;個人代理渠道保費收入約4.24億元,同比僅增29.76%,占比28.86%。

  前海人壽也是駐點銷售的活躍分子,在深圳一農業銀行網點,一位大堂經理告訴本報記者,一位前海人壽的銷售人員長期在這里幫助銷售保險產品,“他每天都來。”該大堂經理說。

  而在附近的另一銀行網點內,一名前海人壽的銷售人員正在向客戶推薦其主打產品“海利年年”,他告訴本報記者,如果購買保險產品可以直接聯系他,或是該行的客戶經理。

  “今年以來,駐點銷售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一位銀行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說,如果是分行的話,管理會比較嚴格,一般不會允許駐點銷售,但到了下面的支行,就要看支行負責人的態度。

  “但支行都會要求保險公司的人佩戴所在保險公司的工牌以區別本行員工。”他說。

  銀保政策再收緊

  事實上,為了規范銀保渠道,防范銷售誤導,保監會在今年“3·15”前夕曾向各家保險公司下發了《關于規范銀郵保險代理渠道銷售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繼銀保新規之后再次收緊銀保渠道的銷售行為,對保險產品銷售的產品保費、銷售對象、產品種類等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比如,不得向70歲以上老年人推薦任何保險產品,不得向60~70歲年齡段的老年人推薦期繳型產品;期繳產品年繳保費原則上不超過客戶年收入的20%,躉交產品保費原則上不得超過客戶的年收入;投保猶豫期不得短于20天等。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此項規范銀郵代理渠道銷售行為的新政,可能對銀郵渠道業務進一步產生不利影響,但影響并不顯著,其中,對銀郵渠道新單保費占比較高的保險公司諸如新華保險、中國太平會帶來更大的沖擊。

  而對照保監會的《征求意見稿》,6月份以來,地方保監局也相繼有所行動。

  比如,重慶保監局6月底向轄區內各銀行、郵政公司下發了《關于加強銀行、郵政代理銷售保險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并要求立即開展網點代理資格和人員從業資格合法性清查。

  《通知》指出嚴禁不具備保險銷售從業資格的人員從事保險銷售活動。嚴禁營業網點未懸證經營、銷售人員未佩證上崗。嚴禁向年齡大于60周歲的消費者推銷期繳型人身保險產品,向年齡大于65周歲的消費者推銷人身保險產品。

  (安卓)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表評論

      映象網>> 財經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財經|娛樂|女性

      教育|旅游|圖庫|社區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手機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