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單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出爐在即
自去年重啟以來,券商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業務今年繼續有序推進。據業內人士透露,招商證券發行的華能瀾滄江二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已在審批流程的最后階段,有望成為今年首單獲放行的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
證監會公開信息顯示,華能瀾滄江二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于去年11月29日向證監會提交材料,按照專項資產管理計劃2個月的審核期限,本月底將是該產品獲批的最后期限。而在近日證監會公布的最新一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待審批名單中已不再有該產品。
此前,招商證券曾在2006年發行華能瀾滄江專項一期,融資規模20億元,優先級收益憑證分三年期、四年期、五年期三種,目前已經兌付清算完成。
自券商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本輪重啟以來,已有三只產品成功發行并在上交所固定收益交易平臺及深交所綜合協議交易平臺掛牌,分別是遠東國際租賃二期、南京公用控股污水處理收費收益權一期及華僑城歡樂谷一期,發行人均為中信證券。同時,由中信證券發行的民生租賃一期也已于近日向機構投資者詢價募集。
若此次華能瀾滄江專項二期順利成行,則招商證券將成為繼中信證券之后,第二家在本輪券商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重啟后參與此項業務的券商。
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是證券公司以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為特殊目的載體,以計劃管理人身份面向投資者發行資產支持受益憑證,按照約定用受托資金購買原始權益人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基礎資產,將該基礎資產的收益分配給受益憑證持有人的專項資產管理業務。
某券商固定收益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其他融資渠道,企業資產證券化具有多項優點。首先,融資規模不受企業凈資產限制,綜合融資成本一般低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可以顯著增強企業資產流動性,提升企業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同時,該融資渠道進入門檻較低,對企業本身財務、資質沒有硬性要求,專項計劃基礎資產選擇范圍較廣,且可一次集合多家企業的基礎資產。其信息披露也僅僅限于專項計劃財務信息,不涉及企業自身的財務信息。
但業內人士也指出,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以可見的現金流作為償付保證,因此分離相關現金流,同時對現金流的大小、波動進行預測,并據此定價,成為券商設計此類產品難點。也正因為如此,目前獲批及籌備階段的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大多以收入穩定的公共事業企業為主。參與企業范圍的擴大將有賴于券商定價能力的提升。(浦泓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