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存差距 國際證監會組織報告提建議
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相關報告建言我國資本市場。
記者昨日獲悉,IOSCO日前形成了由中國證監會牽頭的《新興市場機構投資者的發展與監管》報告,從六方面建議監管層制定資本市場與機構投資者長期發展的規劃并分階段實施。
報告顯示,與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相比,我國在資本市場與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和監管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比如,我國市場直接融資比例、資本市場規模占GDP的比重、市場國際化程度、公募基金發展、機構投資者經營范圍、養老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均落后于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具體問題包括:法律體系建設及個人產權保護不到位;資本市場交易成本過高;市場規模與流動性不佳;投資標的與風控工具稀缺;金融創新受監管制約;銷售渠道過于集中造成收費與服務不符;養老體系發展滯后;從業人員激勵與客戶利益不符;來自儲蓄產品、房地產等替代品的競爭;跨境業務受各種限制;對違規行為監管不到位;稅收政策不合理等。
報告建議引入做市商機制,放松股市漲跌幅限制,降低交易成本,鼓勵金融衍生品的使用。
在產品供給及創新方面,建議簡化產品審批流程,鼓勵發展年金和保險產品,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同時重視創新所帶來的風險。
在銷售渠道以及投資者教育方面,建議建設多元化銷售渠道并鼓勵競爭,規范銷售行為,加強投資者教育及鼓勵理性投資。
在市場開放方面,建議為海外機構投資者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制定市場平穩開放的路線圖,鼓勵境內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
在監管框架和金融穩定方面,建議放松不必要的管制,加強監督、檢查和調查的權力與執行力,嚴懲違規行為,定期審查回顧監管框架及有效性,檢測系統性風險,加強轄區內外的監管協調,避免監管套利。
據了解,參與上述調查反饋的包括25個IOSCO新興市場委員會會員,涵蓋的股票市場總市值達11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的20%。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