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管理仍需完善 急盼SLO出山
“你發央票我發狂,鬧錢荒,債滿倉,隔夜難求,拋券最心傷。燒香哭求逆回購,幾時有?問周郎,一念頭寸就發慌……”一夜間資金面緊張升級,令近期銀行間交易員們又開始了“吟詩作賦”。
此景在2011年云投風波時也曾出現過。但實則,目前流動性情況已與2011年大為不同,目前較為脆弱。
盡管本周央行縮量開展央票和正回購,令本周實現凈投放1600億,但資金價格仍全線飆升,而資金面的趨緊,也令昨日農發行金融債招標也出現了罕見的流標。
昨日,據交易員透露,因個別銀行違約,拆借資金無法按約還款,令下家銀行與另家機構約定好的現券交易再度違約,其連鎖效應不斷擴散,愈發加劇了資金面的緊張。
事實上,這種突發狀況不是第一次出現,就在不久前的5月20日,因某家銀行缺錢,向央行申請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SLO)未果,導致銀行間本幣交易系統罕見延時20分鐘。
業內人士指出,這不僅反映了銀行間市場脆弱的一面,其背后,也凸顯出貨幣市場中流動性管理措施正需謀變。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昨日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資金面很容易受到財政繳款,常規繳準等臨時性因素的沖擊,這與往年大不相同,其深層原因或也凸顯目前流動性管理細則需要完善。
“首先,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需要改進,要保證SLO有效。其次,需完善目前同業拆借的交易規則,把違約阻斷于鏈條的最下端。”魯政委建議,央行需對違約者進行處罰,可采取透支準備金的方式,以避免下一個守約者因資金不到位而再度違約,減少違約連鎖擴散,而波及整個市場。
央行雖然于2013年年初創設了SLO和常設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運用,然而,SLO雖已公告,但一直未見實施。
此外,魯政委還建議未來增加公開市場的操作頻率,以保持貨幣市場的穩定。他表示,在一些西方國家,當貨幣市場偏緊時,公開市場操作可多達一天兩次。
據交易員透露,在昨日資金面緊張之時,央行也不斷通過電話的方式,了解各家機構頭寸和市場資金面的情況。市場人士預計,隨著年中來臨,資金面緊張仍將持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有望繼續減弱回籠力度。(王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