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26日,中國政府發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強調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幾年將是我國軍工信息化的投入高峰期,雷達、衛星導航、光電、先進航電系統等領域將是我國軍工信息化未來10年發展的重點。
5月26日,中國政府發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強調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是自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發表的第九部國防白皮書,也是首部專門闡述中國軍事戰略的白皮書。
海軍裝備和軍工信息化成為白皮書中的高頻詞。分析人士指出,海軍和信息化建設成資本市場關注焦點,相關領域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白皮書首次公布海軍戰略轉型,強調海軍要逐步實現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構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戰力量體系,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御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白皮書同時強調,必須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高度重視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海上軍事力量體系。
中信證券分析師高嵩認為,作為“欠賬”最多的海軍裝備,將獲得高于其他軍種裝備的投入增速。
隨著武器裝備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趨勢明顯,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軍工信息化的地位凸顯。白皮書指出,根據戰爭形態演變和國家安全形勢,將軍事斗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要發展先進武器裝備。堅持信息主導、體系建設,加快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幾年將是我國軍工信息化的投入高峰期,雷達、衛星導航、光電、先進航電系統等領域將是我國軍工信息化未來10年發展的重點。
今年軍工行業迎來諸多利好。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出臺一攬子政策。科研院所改制方案也在制定中,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將獲得政策支持,各軍工集團有望推進下屬經營性研究所改制,資本運作空間打開。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武器裝備采購投入將穩健增長。未來5-10年,信息化和無人化將成為裝備預研和投入的重點。
中信證券建議布局三條主線:一是中長期潛在空間廣闊、增長確定的基本面標的,關注中國重工、中航飛機、中航動力、中直股份、光電股份等;二是中短期資產注入主線,關注杰賽科技、航天機電、光電股份、國睿科技、中航電子、航天電子等;三是軍民融合主線,關注四川九洲、威海廣泰、振芯科技、海格通信、銀河電子、天和防務、海蘭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