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成,五月婷婷丁香久久,久久天天操,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视频,日本高清不卡视频,欧美视频第一区

貨幣互換網鋪開 助兩萬億人民幣出境

2013-03-25 08:14    來源:東方財富網

  自2008年12月12日與韓國央行簽署首個貨幣互換協議后,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中國人民銀行已與19個國家(或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達成了貨幣互換協議,涉及總金額逾2萬億元人民幣。人民幣互換網已然鋪開,并正從亞洲和新興市場向更多西方國家延伸。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研究總監劉利剛()向本報表示,貨幣互換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貨幣互換也是美元等貨幣實現國際化的必要步驟。除了進一步擴大貨幣互換范圍外,下一步將是人民幣與更多貨幣進行直接兌換和交易。

  由來

  人民幣貨幣互換網逐步鋪開,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在危機面前,美國因美元獲得了大量鑄幣稅的同時,還通過大量印鈔的方式向全球轉嫁危機和輸出通貨膨脹,這讓不少國家開始感受到依賴美元的一些弊端。

  實際上,歷史上多次危機均與美元息息相關。比如1997年亞洲危機,當時的很多東南亞貨幣掛鉤美元,前期美元的大幅貶值,促使這些國家貨幣大幅升值的同時還輸入高通脹,后期美元走強又讓這些國家經歷了泡沫破裂、貨幣狂貶、外資大幅撤離的悲劇。

  在2009年的倫敦G20峰會前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3月23日在央行網站上發表了題為《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指出必須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以解決金融危機暴露出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一系列問題。

  在持續一段時間的激烈討論后,上述超主權貨幣的提議并未在國際社會付諸實踐。不過,中國央行開始穩步推進人民幣的跨境貿易結算和貨幣互換,這起到了既方便貿易結算、規避匯率波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并有利于人民幣走向國際的多方面作用。

  互換網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市場中持有不同幣種的兩個交易主體,按事先約定在期初交換等值貨幣,在期末再換回各自本金,并相互支付相應利息的市場交易行為。

  貨幣互換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起初主要是在商業機構之間進行,目的在于相互利用比較優勢,降低各自融資成本,鎖定各自匯率風險。近年來,各國央行(或地區貨幣當局)也開始將貨幣互換用于區域金融合作,實施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需要。例如2001年以來,中國央行參加了東盟10國加中日韓(10+3)之間建立的貨幣互換網絡。

  本報統計中國人民銀行和投行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從2008年底至今,人民銀行已于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根廷、蒙古、冰島、新加坡、新西蘭、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泰國、巴基斯坦、阿聯酋、土耳其、澳大利亞、巴西、烏克蘭等19個國家、地區的央行及貨幣當局達成了貨幣互換協議,涉及規模為人民幣20125億元。

  蘇格蘭皇家銀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民銀行與其他國家央行(或地區貨幣當局)進行貨幣互換有多重作用和目的,同時也令離岸人民幣市場不斷擴展。

  第一,貨幣互換可作為流動性提供機制。上述報告稱,在中國央行向韓國央行提出1800億元人民幣貨幣互換時,目的是無條件地為韓國央行提供備用的流動性機制,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聯儲和其他機構在雷曼危機下提供的貨幣互換機制有所不同。

  第二,貨幣互換推動人民幣貿易結算。報告稱,2009年后簽訂的互換協議都是為了推動人民幣在雙邊貿易和投資的使用。

  實際上,央行在和其他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的系列本幣互換協議中不乏創新。支持互換資金用于貿易融資、將互換的有效期延至三年,都是創新做法。這些創新可推動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運作機制是央行通過互換將得到的對方貨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使本國商業機構可以借到對方貨幣,用于支付從對方進口的商品。

  第三,貨幣互換推動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上述報告稱,每份貨幣互換協議的規模并不一定和該國與中國的貿易情況成正比,間接證明貨幣互換并非僅僅為了人民幣貿易結算。同時,接近四分之三的貨幣互換協議都是與外匯儲備豐富的亞洲央行簽訂,證明這也是為了推動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當然,這也使中國央行的外匯儲備更加多元化。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