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成,五月婷婷丁香久久,久久天天操,蜜桃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视频,日本高清不卡视频,欧美视频第一区

USDA報告下調多種農產品市場預期 引期貨過山車

2013-08-15 10:21    來源:中證網
    導讀:國內農產品市場被美國一紙報告“牽著鼻子走”,反映的是美國對全球農產品市場定價權、話語權的壟斷,而這一格局短期內恐難打破。但分析人士認為,USDA報告不改糧食豐產預期,“報告帶來的利多給國內豆類品種提供了短線反彈機會,但中線操作還需維持空頭思路。”

    最新出爐的USDA報告下調了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單產、播種面積,幅度超出市場預期。在全球天氣無異常,糧食預期豐產的背景下,有市場人士質疑其數據“注水”,由此引發了國內外農產品過山車行情。 

    這已經不是美國農業部第一次受到質疑,“陰晴不定”的USDA報告曾多次使中國大量油脂加工企業遭遇嚴重虧損,如2003-2004年,豆價暴漲暴跌,國內上千家中小型榨油企業被逼上絕路,國際資本“趁火打劫”,大肆收購困難重重的本土榨油企業,壟斷龐大的中國大豆市場。 

    國內農產品市場被美國一紙報告“牽著鼻子走”,反映的是美國對全球農產品市場定價權、話語權的壟斷,而這一格局短期內恐難打破。但分析人士認為,USDA報告不改糧食豐產預期,“報告帶來的利多給國內豆類品種提供了短線反彈機會,但中線操作還需維持空頭思路。”     USDA壟斷話語權待破 

    USDA報告“水有多深”

    近兩個交易日,國內農產品期價經歷了一次過山車,這背后是市場對于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數據從公布到受質疑在市場層面的反應。

    8月13日,隔夜公布的美國USDA8月供需報告,將美國2013/14年度大豆產量從上月的34.20億蒲式耳下調至32.55億蒲式耳,低于市場預期均值33.38億蒲式耳。同時,USDA將2013/14年度美國大豆結轉庫存下調至2.2億蒲式耳,低于7月預估的2.95億蒲式耳,也低于市場預估均值2.63億蒲式耳。另外,2013/14年度美國玉米產量將達到創紀錄高位137.63億蒲式耳,但低于市場預估的139.8億蒲式耳。2013/14年度玉米年末結轉庫存預計為18.37億蒲式耳,為2006年以來最高水準。 

    報告一出,國外農產品價格直線上漲,CBOT大豆主力1311E合約于8月12日大漲3.64%,次日即8月13日,國內農產品市場也跟隨上行,連大豆、豆粕、豆油等品種全線上揚,其中豆油期價指數以2.82%的漲幅位列榜首,豆一、豆粕期價指數則分別上漲1.42%和2.24%。但上述農產品價格的強勢次日并未持續,8月14日,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等農產品全線飄綠。 

   “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對大豆、玉米和棉花紛紛下調2013/14年度的產量預估,這對于農產品有利多作用,導致了8月13日國內外農產品普遍走好。但在美國天氣無異常變化的背景下,美豆等農產品豐收在即,USDA卻下調2013/14年度的產量預估,這有操縱價格、高價出貨的嫌疑,也是昨日農產品回調的重要誘因。”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 

   “今年美國風調雨順,預測卻減產,有托價之嫌。從歷史來看,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的確有‘注水’的嫌疑。”國泰君安期貨首席分析師陶金峰說。

   “這種伎倆美國農業部早已使用多次了,僅金融危機之后的2008年11月、2009年3月、今年3月和現在的8月都出現過這種情況。”業內人士統計稱。

    此前,北京中期董事總經理母潤昌就曾表示,美國農業部利用其發布的各種報告,指揮全球大豆等農產品貿易的定價。2003至2004年,在美國農業部報告的引導下,國際大豆價格先暴漲后暴跌,走了一輪“過山車”行情,直接導致了中國大豆產業危機,中國大量油脂加工企業虧損嚴重,被以美國跨國糧商為首的糧商收購,當時國內有一些聲音就對美國農業部報告的公信力表示懷疑。 

 

    俗語說“吃一塹,長一智”,既然類似的事情早有發生,那么國內企業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被USDA的一紙報告“牽著鼻子走”呢? 

   “這是因為,美國和南美在全球大豆、玉米和白糖等農產品出口占比太大,壟斷了話語權,而且國內企業運用期貨等對沖工具沒有達到美國那樣的高普及程度,因此沒有很好的辦法應對。”程小勇說。 

    華聯期貨研究所所長韓錦分析認為,原因主要在于,我國沒有權威性的農產品供需信息機構可以提供權威真實而可靠的數據,農產品市場人士的交易依據主要就是USDA公布的相關報告,而全世界除了USDA,也沒有第二家有如此市場影響力的權威信息機構。“這其實也是世界金融戰爭(或貿易戰)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常提的定價權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不過韓錦也表示,客觀地說,USDA的報告準確性還是不錯的,只是每月都是預測數據,出現調整也在情理之中。不過行業內的權威數據“獨此一家、別無分店”,USDA數據是否為本國服務做“手腳”,也查無實據。

    要改變這一現狀,韓錦認為,關鍵是需要打破美國農業部在信息數據發布方面的壟斷地位。“但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短期來看,我們還不具備與USDA相匹敵的實力部門。”

    光大期貨高級分析師王娜指出,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其對世界糧價的影響可見一斑。美國農業部每月定期公布全球范圍糧食產品的供需數據,是目前世界糧食市場中數據最連貫、影響最權威的機構,因此能夠左右糧價走勢。中國糧食產業只有自力更生,降低對進口產品的依賴性,價格才可以走出相對獨立行情。如玉米,中國玉米基本自給自足,價格與豆類品種相比具有明顯獨立特征。

    “8月是每年農產品天氣炒作的最高峰,后續還需關注產區溫度和降雨情況,預計美豆豐產預期在后續報告中逐步調整。”王娜說。 

 

   (王朱瑩)

     以美豆為例,王娜認為,美豆豐產的基本面沒有改變。8月報告中的美豆產量年比仍增加8%,庫存也仍為8年高點,全球庫存仍為創紀錄水平,國際豆類市場中長期供應壓力仍較大。報告利多給國內豆類品種提供了短線反彈機會,但中線操作還需維持空頭思路。
責編:王慧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