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收緊捧紅內控人才 大券商開價百萬招攬合規總監
“我們已經向廣東證監局提交了整改報告,違規融資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了。”昨日下午,聯訊證券辦公室工作人員對《金證券》稱。
今年4月,廣東證監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聯訊證券利用自有資金向關聯公司海航資本提供融資,金額高達2.05億元,并責令公司改正。
《金證券》了解到,面對券商業潛在的內控風險,各家積極籌劃。“現在,券商對合規經營很重視。”南京一位券商人士透露,“大家都在招聘有經驗的人才。拿合規總監來說,大券商往往開價上百萬,小券商也有幾十萬。”
向關聯方“輸血”
為了分散監管視線,聯訊證券采用了一系列的“偽裝”手法。
2012年12月4日,聯訊證券委托世紀證券成立兩只定向資產管理計劃。隨后的12月10日,世紀證券又以委托人的名義與中航信托簽訂兩個單一資金信托合同(第一期、第二期),約定將信托資金用于受讓海航資本所持5200萬股渤海租賃的收益權。同日,海航資本將其所持股權轉讓給中航信托,轉讓價款為2.05億元。
經過世紀證券和中航信托兩層掩護,聯訊證券終于將2.05億元的自有資金,送到海航資本手中。《金證券》記者了解到,海航資本將上述股票質押給中航信托,為上述股票收益權轉讓與回購提供質押擔保。
聯訊證券與海航資本是如何“沾親”的?
廣東證監局表示,海航集團持聯訊證券的股東大新華航空23.11%股權,且向其派出多名董事,實際參與大新華航空財務和經營決策。海航集團持有海航資本100%股權。由此認定大新華航空與海航資本同受海航集團控制,兩者構成關聯方。
至此,聯訊證券向關聯方提供融資的違規行為浮出水面。
違規融資曝光
廣東證監局認為,聯訊證券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一百三十條“證券公司不得為其股東或者股東的關聯人提供融資或者擔保”的規定,表明公司內部控制不完善,經營管理混亂,責令公司進行整改。
“整改已經完成了。”聯訊證券辦公室工作人員坦言。《金證券》記者注意到,7月5日,廣東證監局已經驗收了聯訊證券修改的公司章程重要條款,并在同日通過了該公司的自營業務和代銷金融產品業務資格。
“這是個低級錯誤。”上述券商人士向《金證券》記者直言,“監管層對券商內控一直很重視,早在2008年就要求所有券商設立合規總監,專門糾錯違規經營。” 嚴格的內控制度下,聯訊證券是如何繞過合規總監,進行違規融資?“按照證監會要求,我們很早就有設立合規總監。”上述聯訊證券辦公室人員稱。但合規總監為何沒發揮作用,及時查錯糾偏?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并不清楚具體細節。
內控人才吃香
自去年券商創新大會后,各家券商創新業務迅速發展。統計顯示,截至6月底,券商資管規模已超過3.5萬億元,首次超過基金業。2012年初,該數據還只有0.28萬億元,短短一年半,增長十倍有余。
“大躍進”時代,監管層對券商內控風險重點關注。去年以來,證監系統開始了連續的現場檢查,聯訊證券正是栽倒在廣東證監局的現場檢查下。
“現在,券商對合規這塊也很重視,除了總公司、分公司外,不少券商營業部也配備了合規人員。”那位券商人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現在合規人員很吃香,大家都在招聘有風控經驗的人才。”據悉,大券商對合規總監往往開價上百萬,小券商也達幾十萬。資料顯示,華泰證券合規總監李筠年薪115.33萬元,海通證券合規總監王建業年薪159萬元,中信證券合規總監由董事長王東明兼任,年薪347.92萬元。
(陳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