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壟斷行業價格監管的意見,近期將圍繞電力、天然氣、鐵路客運、居民供水供氣供熱等重點領域,加快建立健全成本監審辦法和價格形成機制,從細從嚴開展成本監審和定價工作,規范壟斷行業收費,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率。
具體來看,輸配電價格方面,嚴格執行并適時完善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制度。加快推進跨省跨區專項輸電工程和區域電網輸電價格改革,力爭2018年完成。研究核定增量配電網和地方電網配電價格,加快形成完整的輸配電價監管體系。研究制定輸配電成本和價格信息公開辦法以及分電壓等級成本核算、歸集、分配辦法。研究建立電力普遍服務、保底服務的成本回收機制,妥善處理并逐步減少政策性交叉補貼。
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方面,依據已出臺的定價辦法和成本監審辦法,深入開展跨省長途管道運輸成本監審,合理制定價格水平,適時完善監管規則。強化省內短途管道運輸和配氣價格監管,加快落實輸配氣價格監管要求,全面梳理天然氣各環節價格,2018年底前各地要建立起輸配環節定價辦法、成本監審辦法,重新核定省內短途管道運輸價格,制定獨立配氣價格,降低偏高輸配價格。
鐵路普通旅客列車運輸價格方面,依據已出臺的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全面開展普通旅客列車運輸成本監審,2017年底完成成本監審工作,提出完善普通旅客列車硬座硬臥票價形成機制的意見。對公益服務屬性特征明顯的部分普通旅客列車客運產品,統籌協調價格調節與財政補貼,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構建以列車運行速度和等級為基礎、體現服務質量差異的票價體系。
居民供水供氣供熱價格方面,制定完善居民供水供氣供熱成本監審辦法、定價辦法,力爭2020年前實現全覆蓋。強化供水成本監審,完善供水成本公開制度,引入約束激勵機制,促進供水企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主動降低生產成本。開展城鎮供氣成本監審,完善居民用氣價格機制,優化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減少交叉補貼。推進北方地區清潔供暖,落實煤熱、氣熱價格聯動機制,開展供熱成本監審,按照“多用熱、多付費”原則,逐步推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價格制度,合理引導熱力消費。
壟斷行業經營服務性收費方面,清理規范壟斷行業經營服務性收費,取消違規不合理收費,推動降低偏高收費標準。具備競爭條件的收費項目,一律放開由市場調節。保留政府定價管理的,要納入收費目錄清單,2017年底前統一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由企業依法自主定價的,要落實明碼標價規定,明確收費項目名稱、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沒有提供實質性服務的,一律不得收費。已通過價格回收的成本,不得另行收費補償。加大執法力度,嚴禁利用優勢地位強制服務、強行收費或只收費不服務、多收費少服務。
意見提出,目標到2020年,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和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行業定價辦法、成本監審辦法基本實現全覆蓋,科學、規范、透明的壟斷行業政府定價制度基本建立。
記者8月30日從發改委獲悉,國家根據天然氣管道定價成本監審結果下調管道運輸價格,結合天然氣增值稅稅率調整情況,決定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100元,自2017年9月1日起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29日介紹,今年以來,我國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扎實推進。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2日透露,發改委日前印發了全面推進跨省跨區和區域電網輸電價格改革工作的通知,開展跨省跨區輸電價格核定工作,促進跨省跨區電力市場交易。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行業協會的職能本是促進行業發展,服務會員,但少數協會利用業內強勢地位,違規向會員收費。國家發改委昨天(8.21)就曝光了八家行業協會違規收費案件。
近年來,發改委會同最高法等部門聯手采取了多種措施,加大對“老賴”的曝光和懲戒力度。此前,發改委表示,上半年已限制733萬“老賴”購買飛機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6日表示,補短板、促投資將是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點。未來將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研究出臺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的政策,推動各地運用多種PPP運作模式,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記者18日從中國網獲悉,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將抓緊實施第三批混改試點。
國家發改委定于8月18日召開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并回應熱點問題,我委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國家發改委官網近日連發三文介紹供給側改革取得的成效,文章還透露了下半年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工作重點,包括重點做好國企去杠桿工作、推動市場化債轉股等。
發改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在會上表示,首輪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已經全面完成,對電網企業進行嚴格的成本監審,剔除不應進入定價成本的費用和支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9日透露,發改委日前印發了44個重大市政工程領域重點PPP項目。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6.9%,城鎮新增就業735萬人;CPI上漲1.4%,PPI漲幅由1月的6.9%回落至6月的5.5%;貨物進出口額13.1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9.6%,服務進出口繼續增長,6月末外匯儲備30568億美元,連續5個月增加。
12月28日,在江蘇省鎮江市召開了鎮江市銀行業支出特色小鎮建設的座談會,鎮江市宣布首批建設8個特色小鎮,明年計劃完成產業投入80億元。在北京產城融合技術研究院院長胡柏看來,當前各地對于特色小鎮的響應正是反映出認可特色小鎮這一方向的體現。
2月4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獲悉,昨日(2月3日),省發展改革委召開全體干部職工大會,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偉對2017年全委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工作要點》提出,加快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面實施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指導鄭州做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工作,加快建設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序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