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疊加利好逐漸凸顯 A股超跌反彈有望延續
湘財證券 王玲
無論是結構性減稅,還是油價三連跌,抑或央行再度重啟逆回購,均反映出管理層為穩定“經濟增長”而動用系列配套措施,來減輕企業稅負、降低企業成本、緩解企業信貸壓力的決心。在此背景下,本周股指雖然接連創出近期新低,但加速趕底跡象明顯,股指企穩反彈或將是大概率事件。
政策疊加利好逐漸凸顯
財政政策方面,從完善結構性減稅,擴大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范圍,到減少流通環節稅收和費用,再到減輕小微企業稅負,均反映出政策的力度。而溫總理強調的提振投資者信心,不僅針對二級市場,同時劍指實體經濟。
根據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值1.8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8%;貿易順差689.2億美元,同比增長56.4%。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外部需求持續疲軟,加上勞動力成本與成本增加,使得整體出口受到影響;同時,國內經濟疲軟,進口也因此受到抑制。即便如此,6月進出口數據依然超出市場預期。管理層表示,將會從企業資金壓力、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應對貿易摩擦等方面支持外貿企業。如此分析,因進出口影響企業業績的隱憂雖然會持續存在,但也無需過度悲觀。
貨幣政策方面,經歷兩次降息后,央行貨幣放松舉措仍在持續。央行7月10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逆回購操作,交易量500億元,7月11日央行同時開展了7天期逆回購操作,此舉引發了市場對再次降準的預期。而貨幣政策進入放松周期確是不爭的事實?;厥?008年的貨幣調控,月內兩次降息后,股指逐漸企穩,而第3次降息后股指進入上升通道。雖然目前三度降息并未實現,但貨幣政策根據實體經濟進行調整的本質已經凸顯。
成本下行利于企業盈利改善
綜合季節調整后PMI等數據來分析,雖然目前政策的提振作用使總需求暫時企穩,但企業庫存去化水平顯示經濟短期內仍將在低位震蕩。
根據滬深兩市公布的中報業績預告,預增、預盈、扭虧,這3類公司占比為57.70%,逾四成公司上半年業績坐上“滑梯”,預減幅度大于50%的個股和預虧的個股數量依然較多。除去信息服務、交通運輸、生物醫藥、機械設備、食品飲料行業盈利增長穩定外,以周期性板塊為代表的有色行業、化工行業、建材行業、機械行業、石化行業等業績悉數回落。此前二級市場的板塊分化和股指下行與業績息息相關,但隨著利空的逐漸釋放,加之企業成本的下行,上市公司盈利空間仍有望得到改善。
目前國內油價已經歷了連續三次下調,價格下調對降低各產業運行成本有著積極作用,特別是對交通運輸、物流運輸、化工行業、汽車板塊的影響較為顯著。雖然公布的6月經濟數據、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均不理想,但結構性減稅、利率下調、通脹下行等將減少企業成本,將有助于企業盈利重回上升通道。
市場熱點逐漸活躍
本周股指雖然延續調整態勢,屢創階段新低,但盤中熱點持續活躍。周三水泥、基建、煤炭、化工的止跌企穩,周四有色金屬、券商、新興科技等板塊成為領漲主力軍,市場心態逐漸穩定,而深強滬弱的格局顯示,結構性已經展開。
經歷持續的下跌后,不論是從估值角度,還是從指數本身,不論是重重利好的疊加,還是利空的提前釋放,股指的反彈或將一觸即發。而投資策略方面,關注前期嚴重超跌的二線藍籌品種,把握階段性反彈機會,順勢而為。(王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