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價格”凸顯“拼服務”缺位——
網約車市場再現變局
繼3月21日美團打車登陸上海后,3月27日高德順風車在成都、武漢上線,同時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招募車主。3月28日,攜程集團宣布旗下攜程專車正式獲得“網約車牌照”。沉寂了近兩年的網約車市場再現變局。
目前,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都推出了切合自身的網約車管理細則,幾乎所有城市都要求網約車持本地號牌,且在本地登記注冊。對于網約車司機,八成的城市都要求是本地戶籍或是本地居住證,京滬等地更是要求司機不能在一年內有5次以上的交通違章記錄。
在市場方面,在滴滴合并優步中國之后,中國網約車市場一直以滴滴一家獨大,市場也走向平穩。實際上,市場競爭并沒有因為滴滴一家獨大而平靜。
比如,攜程專車在2015年就開始搭建平臺,并引入了許多全國知名的網約車品牌,深耕3年選擇在今年春季正式推出自營的專車服務。
繼去年“試水”南京后,今年3月21日美團打車登陸上海,上線快車和出租車服務,初來乍到,美團就打出價格組合拳。據美團數據,在登陸后第三天,日訂單突破30萬,迅速在網約車市場上撕開裂縫。
在高德方面,雖然沒有補貼,但提出了“0傭金”政策。即乘客花多少錢,司機就能拿到多少錢。
“滴滴出行”也迅速做出反應,價格戰正式開打:“越打越便宜”“0元打車享不停”等舉措接連不斷。“這幾天滴滴給我發的短信,簡直比過去一年還要多。”有用戶在朋友圈感嘆。
在高額“補貼”和“0傭金”政策的刺激下,上海等多地網約車市場近期新車驟增,“馬甲車”、刷單、出租車停擺等亂象也開始出現。盡管大部分城市規定,網約車應該是本地牌照,但總有司機鉆空子,想方設法在運營平臺上實現注冊,而且注冊信息與車輛實際信息不符,由此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記者實際使用多個約車軟件后發現,有近四成比例的網約車是“馬甲車”。
價格戰再次給出租車行業造成影響。不少出租車司機感慨:“生意馬上大不如前。”最近一兩周的業務量下降了兩三成,也有的出租車司機看到網約平臺補貼數額很高,有了跳槽的想法。在南京的出租車市場,甚至出現了停擺現象,不少出租車停運,無人駕駛。
如此價格戰,對乘客真是“實惠”嗎?從短期來看,乘客確確實實享受到了出行的價格的“實惠”,但是隨著價格戰不斷升級,會引來眾多投機者,導致司機團隊良莠不齊,還容易混入違規外地牌車輛。同時,企業將過多精力和財力放在價格戰上,難免對安全、服務等環節放松要求,這些都是安全隱患。
3月21日,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價檢局曾明確要求美團打車不得出現低價惡性競爭行為,不能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擾亂市場秩序,并要求美團打車及時將注冊車輛及駕駛員的相關數據接入本市行業監管平臺。
據上海市城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副處長馬斐介紹,根據行業管理規范,網約車平臺在滬營運前,必須將所有注冊車輛和駕駛員的信息數據接入上海行業監管平臺。網約車平臺的所有注冊車輛和人員,必須獲得上海網約車經營許可證,其中,“滬牌”“滬籍”是基本準入條件;出租車也必須屏蔽“顯示乘客目的地”功能,禁止駕駛員惡意“挑客”。
馬斐表示,作為互聯網行業的網約車,與傳統行業相比有明顯差異,網約車行業既有信息服務,又直接從事組織運營,不少網約車公司注冊地、運營地往往不同,而且是跨區域運營,因此,不能簡單依靠單一地方監管。
滴滴出行區域運營高級總監孫樞此前也表示,從網約車誕生開始,每一次競爭都從補貼大戰開始,最終以安全體驗效率決勝,要感謝美團大力補貼用戶,和滴滴一起把市場做大。但最終能不能留住用戶還得靠核心價值,要看產品是否有差異化。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網絡預約出租車用戶規模達2.25億。攜程國內專車事業部CEO李喬表示,網約車市場規模龐大,行業前景難以限量,但現在已經從“拼補貼”的時代,進入到“拼服務”的時代。用戶更樂意為好服務買單,一味地補貼只會損失服務質量,損失口碑,最終損失用戶。
業內專家也表示,在網約車市場走向成熟的過程中,經過一系列試錯,“服務優先于價格”的消費理念逐漸在消費者中普及。畢竟“燒錢”搶用戶難持久,服務若跟不上,乘客會用腳投票。對網約車行業來說,加強安全保障、提升服務水平、合理調度運力,才是核心競爭力。(記者 李治國)
美團旅行與銀聯國際近日達成深度合作,今年將在技術、大數據與購物體驗方面加深探索,讓旅行購物更加優惠、便捷。
4月3日,上海交通執法部門開展了代號為“天網2號”的網約車非法客運專項整治行動。4月3日,交通執法部門在虹橋機場T1航站樓、虹橋機場T2航站樓、虹橋火車站等共14個執法點開展了代號為“天網2號”的網約車非法客運專項整治行動。
美團在上海上線10天,迅速攪動上海網約車市場格局。美團上周稱,已經在上海拿到1/3份額,其App也登錄蘋果應用商店下載量第四名。
過去一周,隨著美團打車強勢登陸上海市場,網約車市場原來的霸主滴滴明顯感受到了威脅,補貼大戰逐漸升溫,“0元打車”重現江湖。3月28日,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在實名認證微博上指責滴滴發黑稿,把Uber直接替換成美團就發出來了。
美團進軍網約車,與滴滴的摩擦不可避免。有意思的是,滴滴也要進入美團的核心業務領域——外賣。新京報記者從工商信息平臺獲悉,滴滴已經成立了“北京再造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外賣業務,滴滴出行副總裁羅文為公司法人。滴滴外賣中加入不少百度外賣人員,將于4月1日上線。
2018年2月5日接到報案后,徐州市泉山分局成立專案組,2月24日,專案組在江蘇徐州和信廣場去哪兒網公司辦公室將9名嫌疑人抓捕歸案,目前9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昨晚,美團打車回應稱,堅決遵守政策法規,此前已開始推進北京市網約車許可證的申請工作,不會違規上線運營。在業務籌備和運行過程中,美團打車將依法依規開展網約車經營服務。
2017年最后一周,美團和滴滴暗暗較勁了數月的戰役終于徹底打響。昨日,美團打車開始向北京司機端開放注冊,這是美團在南京低調測試運營打車業務十個月后,首次全面擴張。自一年前滴滴收購優步中國后,寂靜許久的打車市場再起波瀾。
在南京試點10個月后,美團打車加速了在全國擴張的進程。12月28日,美團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溫州、福州、廈門等7個城市,開通美團APP的打車入口。
12月28日,美團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溫州、福州、廈門等7個城市,開通美團APP的打車入口。同時,其為了擴充入駐平臺的司機規模,啟動為期三個月的“零抽成”計劃。
美團開始在打車市場全面出擊。2017年12月21日,新京報記者從美團內部人士處獲悉,美團點評將在七城推廣其打車業務。
11月中下旬,美團旅行內部針對刷單、虛假評價等違規行為發起新一輪嚴打,代號為“雷霆行動”,并于昨日公布了首期打擊處理結果,位于嘉興等地的16家違規酒店被永久下線。
10月27日,新民晚報A9上海新聞/熱線版面刊登《惡心了美團小哥 偷吃外賣吐回餐盒派送客戶》一文,報道了一名美團外賣送餐員在送餐途中打開客人飯菜,吃了兩口又吐在了里面,隨后又正常派送。
一直暗流涌動的共享單車市場再次激起浪花。新京報記者獲悉,4月3日晚間,摩拜召開股東會議表決通過美團收購案。知情人士稱,美團將以35%的股權、65%的現金收購摩拜單車,其中3.2億美元作為未來流動性補充,A、B輪投資人及創始團隊以7.5億美元股權退出。
美團網訂外賣 竟出自黑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