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保險資管政策不斷健全以及資本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保險投資在保險企業業績“雙輪驅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上升以及資產管理行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激烈競爭和投資壓力,需要立足保險資金性質特點,更好地思考險資長期投資的邏輯。
按照“保險姓?!币螅kU資金投資需要更好地認知保險資金的性質特點,正確理解該掙什么錢。保險資金的特點突出表現為“負債性、長期性、穩健性”。保險公司不同于其他金融機構,是先有收入后確定成本,負債具有不確定性和高度復雜性,保險投資的基本要義是順利履行未來的承諾,要求講匹配,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
保險投資的邏輯就是在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尋找確定性的價值資產和具有確定性的投資模式。這是追求相對安全性的最理性反應,而不是掙“快”錢、掙“炒作的錢”、掙“高風險的錢”。
市場的錢,來源大致可分為三塊。一塊是標的資產自身創造的錢(自身內生的業績增長、股息支付、利息支付等);一塊是估值和風險偏好變化的錢。比如利率變動、風險偏好變動等都會造成市場估值中樞變化,同一資產價格出現變化,帶來業績貢獻。最后一塊是交易的錢,通過交易技巧提升創造的業績。
對保險投資而言,掙第一塊錢的把握性和確定性最高,第二塊錢是通過宏觀分析和行業研究,有較大把握掙到,掙第三塊錢是最沒把握的。保險投資主體與市場上的券商、私募等相比,在交易技能上不占優勢,甚至還有相對劣勢。
要致力于建立確定性投資模式。首先,必須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花大力氣做好重大長期性決策。如果集中精力把握大的投資方向和確立好資產配置標準,贏的概率就會大增。同時,把握一年內很多個小的投資機會的難度肯定比在1~3年內把握住一、二次大機會的難度要高,一定要放眼長遠,在考核導向上不要拘泥于短期業績波動,把持必要定力。
其次,必須建立完善資產配置制度體系,做好組合配置。當前即使選擇穩健的價值型標的,也難以完全克服市場整體風險帶來的業績波動,穿越周期而獲取絕對收益的挑戰性大。為此,必須確立科學的配置策略,建立嚴格的投資紀律和制度,降低投資業績的波動性。
最后,一定要建立健全的風險體系,通過風險控制體系來防范重大事件型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尤其在當前環境中,避免操作風險,控制信用風險,是有效避免投資業績大起大落的制度保障。(王國言 米建偉 作者單位:中再資產投資與創新研究中心)
備受關注的中國聯通混改方案日前敲定,險資機構中國人壽以217億元大手筆認購31.77億股,成為單一出資金額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超過10%。
保監會信息顯示,目前已有12家保險公司涉足公募基金行業。業內人士稱,險企入駐公募有助于打通金融鏈條,對險資的大類資產配置產生協同效應。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日發布報告稱,“資產荒”“項目荒”背景下,應通過推進產品注冊工作市場化等方式,加強保險資管產品競爭力。
目前,債權計劃是險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形式,規模占比在七成以上,而股權計劃和資產支持計劃的業務創新發展空間較大。
在1月5日開盤的股指反彈中,盤面資金流顯示有資金出手護盤,而也正是這一資金的托底,才阻止了當日A股的加速下跌和再度熔斷休盤。
保險資金是懷著更高的收益率預期進入行業的,但近半數房企今年的業績表現可能預示著,有相當一部分地產職業經理人會因為無法實現險資的預期收益目標而被淘汰。
2015年在資本市場上最擔心見到了一個詞便是“舉牌”。而目前正在進行的萬科股權爭奪戰,臨近年末更是高潮迭起,引發全行業的強勢圍觀。
險資投資信托產品將不再那么簡單。近日,保監會在其官網發布《關于保險資金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簡稱《通知》),對保險資金投資信托產品提出多項要求。
截至1月10日,共有7只新股公布了初步詢價機構報價明細,除我武生物(20.050, 0.00, 0.00%)無險資參與申購外,險資對其余6只股票的網下申購表現出了極大熱情。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險資賬戶合計申購新股數量達到480萬股,申購資金超過735億元。主板新股紐威股份也受到險資青睞,120個險資賬戶耗資393.6億元申購該股。
中國保監會1月7日正式下發了《關于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險資可投資創業板公司股票。
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戰略發展專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保險資產管理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中國保監會有關部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主要負責同志參會。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7日在全國政協經濟組駐地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卻極個別保險公司的那種作為,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中其實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壓艙石的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約20%的境內保險機構股東的主營業務與房地產相關。有分析人士認為,此類保險公司在整合房地產資源方面存在潛力,未來或將有更多施展拳腳的空間。
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中密切關注房地產板塊,不斷為其在房地產發展中謀取更大話語權。在多路保險資金增持房地產上市公司股份的同時,保險公司也通過合作等多種方式介入房地產投資。
險資的舉動驗證了市場看好地產股的邏輯,險資的入場已經向市場釋放了明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