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爾樓盤被指粗制濫造 董事長戰略朝令夕改
作為一家紡織服裝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雅戈爾一直被指“不務正業”。早在2004年,雅戈爾就開始了其多元化的企業發展戰略,先后在蘇州、杭州、寧波和上海等地積極拿地并頻頻成為各地的“地王”。2007年到2011年的5年間,雅戈爾從房地產獲得的凈利潤近30億元。
在雅戈爾發展最高峰時期,不論其董事長李如成是否承認其復制巴菲特之路,但從行動上說,雅戈爾的確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神似:原先,都是紡織服裝企業,現在都以金融投資為主。但就在雅戈爾幾乎要創造出一個真正中國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時候,2011年的慘淡業績,卻讓它重新回歸過去。
來自資本方面的壓力“逼迫”李如成在今年7月的投資者溝通會上向投資者們承諾,公司將重新回歸到服裝的主業上來。但在一周前,雅戈爾卻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出資30億元,以合伙人形式認購北京國聯能源產業投資基金30%的出資份額,該基金與全國社保、寶鋼集團等共同投資中國石油西氣東輸三線管道項目。雅戈爾朝令夕改的企業戰略讓投資者感到如霧里看花,質疑聲更是不斷。
雅戈爾樓盤被指粗制濫造 高價拿地房子難賣
今年以來,雅戈爾置業的房地產項目出現的質量問題層出不窮。9月寧波,長島花園千萬豪宅質量問題嚴重,多名業主向媒體反映別墅粗制濫造,質量不敢恭維;9月杭州,雅戈爾在杭州置業的西溪晴雪也麻煩纏身。多名業主反映在樓盤交付后,發現了存在電梯門安全、層高、空鼓、裂縫等若干問題;10月蘇州,“雅戈爾太陽城”被疑有環境污染的問題遭到了多名該小區居民的投訴……
中國指數研究院杭州研究分院研究總監曹旭東說,雅戈爾在寧波發展地產業務時,憑借著獲取土地的低廉價格,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在該公司從寧波進入其他地方后,這一優勢就逐漸喪失。在杭州,雅戈爾拿的多數地塊都付出了高價;另一個阻礙雅戈爾地產業務迅速發展的原因是品牌。高價拿地的雅戈爾幾乎在進入杭州的第一時間,就以高端定位來刺激銷售,但杭州的購房者卻并不買賬。與杭州本地的高端樓盤——綠城相比,雅戈爾的認可度不高。
對于如今“房子難賣”的問題,負責江蘇市場的蘇州雅戈爾置業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張佳希,在微博上感嘆:“房地產調控像一盤旗,殊不知棋布滿后,棋盤有限,最后大家悶死。”但是房子難賣,固然受制于房產調控影響,雅戈爾也必須反思自己的問題。
相關新聞
更多>>